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养殖技术 > 畜牧 正文

羔羊痢疾的防治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23-07-14 

周玉香    宁夏大学    教授

2023年7月6日

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。本病以患病羔羊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主要特征。

1.流行特点

  本病可经消化道、脐带和创伤感染。常呈地方性流行。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,以2-3日龄羔羊发病最多。 7日龄以后则很少发生。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以绵羊系肉羊较高,杂种羊次之,土种羊发病较低。

2.症状

  本病潜伏期为1-2天。其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,小肠发生溃疡和羔羊大批死亡。病初羔羊精神沉郁,低头拱背,不想吃奶,随后发生持续性腹泻,粪便呈黄色或带血,恶臭。有些羔羊只排少量稀粪,四肢瘫软,卧地不起,呼吸急促,口吐白沫,头向后仰,体温降低,最后昏迷死亡。

3.发病原因

母羊怀孕期间营养不良,体质瘦弱。

羔羊出生后护理不当。

产羔季节过于寒冷或炎热等,均有利于本病的发生。

病羊及带菌羊是本病主要传染源。被污染的牧草、饲料或饮水等,经消化道感染,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。

4.防治

(1)预防

加强对母羊怀孕期(特别是母羊怀孕后期)的饲养管理,供给配合饲料和优质饲草。增强母羊的体质,提高羔羊的初生重,以增强羔羊的抵抗力。

保证产羔母羊舍舒适卫生,冬季保暖,夏季防暑。

加强羔羊出生后的护理。应当做到三防、四勤、即防冻、防饿、防潮和勤检查、勤配奶、勤治疗、勤消毒。接羔室和分娩栏内要经常保持干燥,潮湿时要勤换干羊粪或干土。

产羔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(可用1-2%的热氢氧化钠溶液或20-30%的石灰水)。

注意接产卫生,脐带严格消毒,辅助羔羊吃奶;每年秋季对母羊注射羔羊痢疾疫苗或羊厌氧七联干粉苗,产前2-3周再加强1次。

(2)治疗

  对患羔羊痢疾的病羊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治疗措施,同时给予患羊精心护理,注意保暖和哺乳。

  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、抗菌消炎和对症治疗。

除了呈现神经症状的垂危羔羊难以挽救外,对一般患病羔羊可肌肉注射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3-10mL,其治疗率可达到90%。

用乳酶生给羔羊内服,每天每只羔羊内服3-6g,连续内服5d。

5%氟苯尼考注射液20mg/kg体重,肌肉注射,每天1次,连用3天。严重时易感羔羊或同圈羔羊全部注射。